在第67屆全國藥交會上,主辦方舉辦了一系列論壇,對宏觀政策及產業發展進行了探討,藥品監管政策和公立醫院改革成為會議焦點話題。
“限抗”下的新轉機
3月初,衛生部發布了《2012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再度明確量化限抗政策,同時進一步細化了限抗措施。方案中,首次明確將??漆t院納入監管范圍。2012年,無論是抗生素制劑企業,還是抗生素原料企業,仍然面臨著巨大的經營挑戰,對于這些企業來說,盡快調整戰略實現轉型,是最好的應對辦法。
值得注意的是,抗菌藥新政影響的主要是醫院市場,在醫院市場覆蓋率高、市場占有率大的企業在這次限用中的存活很關鍵,若能在醫院市場繼續留下來,產品市場將會得到保存,且營銷成本會更低,企業的毛利率更高。相反,原先在醫院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區域性產品,若被剔除在醫院市場之外,就意味著很多市場會丟失,甚至關乎生死。
基層市場也將隨著新醫改的推進而逐步釋放,以鄉鎮衛生院為龍頭的農村醫療市場和城鎮社區醫療終端份額將快速增長。從現在的情況看,醫藥企業只有通過國家政策導向的營銷規劃才能對新農合和社區兩大最具潛力的市場進行布局。重視基層和零售市場,加大輻射深度,通過介入新農合、社區和基本藥物目錄進入國家強制使用的目錄范圍,隨著新醫改的推進逐漸進行真正的全終端覆蓋。
“唯低價”中標有望轉向
日前有報道稱,醫藥行業“毒膠囊”事件發生的深層次原因是我國基本藥物“唯低價是取”的招標模式。目前基藥招標現狀已經給藥品安全帶來巨大的風險,政策的修正迫在眉睫。
當前我國基藥制度采用“雙信封”的安徽模式招標。在該模式中,價格因素在采購權重中竟一度高達90%,原本應當是重點的質量因素卻被淡化與忽視,使得這一“唯低價”的模式一直被業內所詬病。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在本次藥交會組織的相關論壇上表示,取消基本藥物藥品招標“唯低價”、分質量層次進行招標、允許基層衛生院使用非基本藥物是醫藥企業的一致期望。在國務院剛剛印發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中,關于藥品招標的政策已有明顯轉向。其中,首次明確對“基本藥物中的獨家品種、經多次集中采購價格基本穩定且市場供應充足的基本藥物”試行國家統一定價。
此外,在藥品價格管理方面,《藥品流通環節價格管理暫行辦法》原預計有望于上半年出臺,但于明德在近日召開的中國醫藥企業營銷高峰論壇上表示,《暫行辦法》難以如期出臺。與此前藥品價格管理辦法相比,除了把最高流通加價率從此前的40%下調到30%外,主要就是大幅加強了藥品出廠價格的管理,規定經營者應將上一年度最高、最低和平均出廠價格上報至發改委制定的藥品價格信息平臺,藥品差價管理力度將大幅加強。業內人士表示,新辦法被普遍認為難以實際操作,且可能會造成藥品出廠價格反而被拉高。
“以藥養醫”體制或可破冰
國務院日前發布《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及實施方案》,對醫改政策實施等各方面進行落實。在本次藥交會召開的中國醫藥經濟戰略峰會上,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對該方案的五大亮點進行了解讀。
亮點一,政府在這個規劃中決定,到2015年比2012年基本藥物政府補貼要增長50%,絕對值超千億。這就是未來三年政府要拿出更多錢給人民群眾,給農民、居民做政府的補貼。報銷的標準會提高,報銷的范圍會擴大。
亮點二,方案中提到要進一步完善基本藥物質量的評價標準和評標辦法,既要降低虛高的藥價,也要避免低價惡性競爭。確?;舅幬锇踩行?、供應及時。盡管它是一個原則,但是政府已經關注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提出來,既要降虛高,也要避免低價惡性競爭。
亮點三,對已達到國際水平的仿制藥,在定價、招標方面給予支持,激勵企業提高基本藥物質量。
亮點四,倡導市場機制,逐步實現由醫保經辦機構與公立醫院通過談判方式確定服務范圍、支付方式、支付標準和服務質量要求。在醫療服務市場中有兩個方面的人進行談判,對群眾一定是利好。
亮點五,大力發展非公醫療機構,禁止公立醫院舉債建設,新增衛生資源優先考慮社會資本。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4張的,原則上不再擴大公立醫院規模。
此外,在4月18日國務院發布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中,明確提出公立醫院改革的補償問題。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在調整醫藥價格方面,將取消藥品加成政策。提高診療費、手術費、護理費等醫療技術服務價格。降低大型設備檢查價格,政府投資購置的公立醫院大型設備按扣除折舊后的成本制定檢查價格。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對此表示,“公立醫院向市場化的改變,改革利處或在于打破目前公立醫院的‘非公益’性質,如果改革成功,將使‘以藥養醫’體制的改革得以破冰?!?/p>
盡管2012年國內外經濟變數增多,但醫藥行業實現較快增長仍然可期。這樣的觀點得到了業內的贊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伴隨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嚴重,慢性病患者的日益增多,全民醫保支付能力的不斷提高,醫藥經濟增勢不可阻擋。受益于需求快速增長,基藥低價招標會有所修正,部分原材料成本下降,2012年醫藥制造業利潤增速將高于2011年。